1. 什么是单例模式
面试官问什么是单例模式时,千万不要答非所问,给出单例模式有两种类型之类的回答,要围绕单例模式的定义去展开。
单例模式是指在内存中只会创建且仅创建一次对象的设计模式。在程序中多次使用同一个对象且作用相同时,为了防止频繁地创建对象使得内存飙升,单例模式可以让程序仅在内存中创建一个对象,让所有需要调用的地方都共享这一单例对象。
2. 单例模式的类型
单例模式有两种类型:
懒汉式:在真正需要使用对象时才去创建该单例类对象
饿汉式:在类加载时已经创建好该单例对象,等待被程序使用
懒汉式创建单例对象
懒汉式创建对象的方法是在程序使用对象前,先判断该对象是否已经实例化(判空),若已实例化直接返回该类对象。,否则则先执行实例化操作。
根据上面的流程图,就可以写出下面的这段代码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; private Singleton(){}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return singleton; } }
没错,这里我们已经写出了一个很不错的单例模式,不过它不是完美的,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这个“单例对象”。
以上就是懒汉式创建单例对象的方法,我会在后面解释这段代码在哪里可以优化,存在什么问题。
懒汉式创建单例对象
饿汉式在类加载时已经创建好该对象,在程序调用时直接返回该单例对象即可,即我们在编码时就已经指明了要马上创建这个对象,不需要等到被调用时再去创建。
关于类加载,涉及到JVM的内容,我们目前可以简单认为在程序启动时,这个单例对象就已经创建好了。
public class Singleton{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private Singleton(){}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return singleton; } }
注意上面的代码在第3行已经实例化好了一个Singleton对象在内存中,不会有多个Singleton对象实例存在
类在加载时会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Singleton对象,当类被卸载时,Singleton对象也随之消亡了。
3. 懒汉式如何保证只创建一个对象
我们再来回顾懒汉式的核心方法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return singleton; }
这个方法其实是存在问题的,试想一下,如果两个线程同时判断singleton为空,那么它们都会去实例化一个Singleton对象,这就变成双例了。所以,我们要解决的是线程安全问题。
最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方法上加锁,或者是对类对象加锁,程序就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:
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return singleton; } // 或者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synchronized(Singleton.class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} return singleton; }
这样就规避了两个线程同时创建Singleton对象的风险,但是引来另外一个问题:每次去获取对象都需要先获取锁,并发性能非常地差,极端情况下,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。
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优化性能,目标是:如果没有实例化对象则加锁创建,如果已经实例化了,则不需要加锁,直接获取实例
所以直接在方法上加锁的方式就被废掉了,因为这种方式无论如何都需要先获取锁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// 线程A和线程B同时看到singleton = null,如果不为null,则直接返回singleton synchronized(Singleton.class) { // 线程A或线程B获得该锁进行初始化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// 其中一个线程进入该分支,另外一个线程则不会进入该分支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} } return singleton; }
上面的代码已经完美地解决了并发安全+性能低效问题:
第2行代码,如果singleton不为空,则直接返回对象,不需要获取锁;而如果多个线程发现singleton为空,则进入分支;
第3行代码,多个线程尝试争抢同一个锁,只有一个线程争抢成功,第一个获取到锁的线程会再次判断singleton是否为空,因为singleton有可能已经被之前的线程实例化
其它之后获取到锁的线程在执行到第4行校验代码,发现singleton已经不为空了,则不会再new一个对象,直接返回对象即可
之后所有进入该方法的线程都不会去获取锁,在第一次判断singleton对象时已经不为空了
因为需要两次判空,且对类对象加锁,该懒汉式写法也被称为:Double Check(双重校验) + Lock(加锁)
完整的代码如下所示: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; private Singleton(){}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// 线程A和线程B同时看到singleton = null,如果不为null,则直接返回singleton synchronized(Singleton.class) { // 线程A或线程B获得该锁进行初始化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// 其中一个线程进入该分支,另外一个线程则不会进入该分支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} } return singleton; } }
上面这段代码已经近似完美了,但是还存在最后一个问题:指令重排
4. 使用volatile防止指令重排
创建一个对象,在JVM中会经过三步:
(1)为singleton分配内存空间
(2)初始化singleton对象
(3)将singleton指向分配好的内存空间
指令重排序是指:JVM在保证最终结果正确的情况下,可以不按照程序编码的顺序执行语句,尽可能提高程序的性能
在这三步中,第2、3步有可能会发生指令重排现象,创建对象的顺序变为1-3-2,会导致多个线程获取对象时,有可能线程A创建对象的过程中,执行了1、3步骤,线程B判断singleton已经不为空,获取到未初始化的singleton对象,就会报NPE异常。文字较为晦涩,可以看流程图:
使用volatile关键字可以防止指令重排序,其原理较为复杂,这篇博客不打算展开,可以这样理解:使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的变量,可以保证其指令执行的顺序与程序指明的顺序一致,不会发生顺序变换,这样在多线程环境下就不会发生NPE异常了。
volatile还有第二个作用:使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的变量,可以保证其内存可见性,即每一时刻线程读取到该变量的值都是内存中最新的那个值,线程每次操作该变量都需要先读取该变量。
最终的代码如下所示: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; private Singleton(){}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// 线程A和线程B同时看到singleton = null,如果不为null,则直接返回singleton synchronized(Singleton.class) { // 线程A或线程B获得该锁进行初始化 if (singleton == null) { // 其中一个线程进入该分支,另外一个线程则不会进入该分支 singleton = new Singleton(); } } } return singleton; } }
0条评论
点击登录参与评论